砖雕艺术的走廊——太极湖村

  “顺沿伏岭路,一拐入湖村。曲径通幽里,层峦叠古屯。缘溪归太极,狮象把关门。日月当头锁,龟蛇夺坝横。田居分左右,双姓共融存。徽韵千古有,家风万代恒。一楼天下绝,风水帝王坟。”

 摄影:张红兵 摄影:张红兵

  湖村,别名太极村,是安徽省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区。太极湖村,阴阳两极,相拥相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缘溪河呈“S”形绕村南流,西部村落和东部田野组成天然的“太极”地貌奇观。

  古村简介

  伏岭镇的湖村,距绩溪县东北约17公里。古村落拥有八百多年历史,是徽杭古道的必经之路,村中仍保留着明代吟泉街、千年古树、古桥,还有百余幢古民居、古砖雕门楼群、古祠堂等依山而筑,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

  古村古迹

  太极湖村,集徽州古村落之大全,因此专家称太极湖村为“徽州古文化的活化石”。

  章氏宗祠

  祠堂上为庑殿式单层顶,脊列石兽獬豸,据说是象征公正执法;脊两端是鸱吻,据说可克火灾;两侧马头墙也用了吻尾,除了防火功能外,这种模式在徽州建筑上称“武式”,有别于堆方形“官印墩”的“文式”,但“吻”与“文”谐音,因此这里暗含了“文武双全”之意。

  祠堂在村西头,原为徐姓人家的祠堂。后来,徐姓在村中败落绝迹,此祠堂就变成了章姓祠堂。祠堂门前的照壁上,赫然绘着一幅瑞兽图。这种在祠堂照壁上保存如此完好的吉祥物,是十分罕见的。

  传统文化秋千抬阁

  绩溪湖村有一异俗,即开展“秋千、抬阁”大型游艺活动。秋千为风车形,由少女彩旦,着古服,缚坐在椅止,唱徽调,伴以吹奏。抬阁为木棉方箱,四周镂花,架幼童二三名,扮戏文,用钢筋按人物分次把演员固定在阁上,不露痕迹,惊险奇观,堪称江南绝活。

  门楼砖雕

  砖雕,是用青灰砖雕成,常有“千金门楼四两屋”的说法。是古徽州“三雕”中工艺最复杂的技艺,被誉为民间艺术极品。湖村砖雕数量多,雕刻面积大,有20处之多,最大雕饰面积达4.2平方米;湖村砖雕门罩时跨300余年,是极为难得的文史资料;因此,太极湖村也誉称“中华门楼第一村”。

  在古徽州人们可能在某个村落,见到一幢或两三幢民居或祠堂门楼上的砖雕,但是想要看到多幢连片古民居上都有保存完好的门楼砖雕,恐怕只有在绩溪的湖村了。太极湖村门楼砖雕堪称徽州之最,每一幅砖雕都是一件稀世珍宝。

  章祥华故居

  章祥华(1884~1920),徽菜馆业创始人,湖村人。13岁时离开湖村,前往外地当学徒,16岁时在上海“第一徽菜馆”做佣工。先后开设“华义园”,“醉白楼”等十几家徽菜馆,使徽菜发扬光大。

  吟泉街

  村中有一条建于明代的水街,叮咚泉响,不绝于耳,故称为吟泉街。全长300余米,水来自石金山,穿村而过,注入石门河。古人把对水的热爱发挥到极致,家家户户门前有水流过,不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有利于防火。

  青山绿水低吟着太极湖村的的历史,黑白色调泼洒着古村悠久的岁月。解读古村落,最好走进它的小巷。幽深的小巷会向你诉说古老的传说,向你传递一个遥远而熟悉的梦。

  旅游线路

  绩溪车站乘伏岭或胡家班车(20分钟一班),到石门外下,左转前行500米。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必看

景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