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树与名人——张三丰手植柏屹立金台观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金台观
金台观因为太极宗师张三丰而闻名华夏,金台观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张三丰晚年就生活在金台观里,院内古柏参天,有明代古柏3棵,相传为张三丰所植,另有明代古槐一棵。
金台观是全国惟一一处以张三丰为主神的道观。走上这座西秦道教名胜,但见这里地势高旷,视野开阔,远望秦岭,环列如屏;俯瞰渭水,萦回若带,市区景色一览无余。
金台观
观前的玉皇阁粉墙朱门,雕梁画栋,飞檐上翘,琉璃瓦盖顶,旭日辐射,夕阳晚照,金光灿灿若彩霞,故有“金阁流霞”之誉,是宝鸡八景之一。阁前一对石狮仰首蹲坐,气势威武,两边有铁铸旌旗方斗、游龙飞凤的旗杆耸立阁前,风来,杆上铁铃响声悦耳
据史料记载,古陈仓宝鸡曾有过三个著名的道教宫观,分别叫金台观、银台观、玉台观。以金台观最为雄伟壮观而声名远播,其他两观现己荡然无存,唯金台观雄姿犹在,是宝鸡历史遗存最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
张三丰像
金台观创建于元朝末年,具体时间不详,既然以观命名,可以肯定,创建之始即是道教庙宇。出于什么缘由修建该观,已无原始资料可考,不过有一点可以确信无疑,即金台观的创建与元朝社会的大背景有关。
金台观初创时期规模并不大,因张三丰在此隐修,常显化道术,扶贫济危,在民间有极大影响,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张三丰的神奇传说。因人杰而地灵,金台观由此名声大振,几百年来香火不断,逢会期间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据明史记载:张三丰,字君实,号玄玄子,先祖江西龙虎山人,后定居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县)。一生遍游名山大川,晚年在宝鸡金台观隐修,平时不修边幅,时人称之为张邋遢。
《张三丰传》说他:“欣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为一钠一蓑。所淡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过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
民间传说张三丰能知往卜来,预知前事,在宝鸡金台观隐修时,曾死而复活,碑文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1393年癸酉)自言辞世,留颂而逝,邑人杨轨山等硷之,临葬发视复生,后入太和山,结庵玉虚宫五树间。”此碑尚存金台观内。
朱元璋在位时,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未)派员寻访未遇。永乐初,朱棣又派人往访,数年不遇。英宗朱祁镇于天顺三年(1459年己卯)赠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
清朝康熙、雍正时,汪锡龄搜集张三丰的传世著作,辑成《张三丰先生全集》。时人评价三丰之作“吐老庄之秘密,续钟吕之心传”,实不过誉。
由于明代官方最高阶层及民间大众对张三丰虔心崇拜,致使金台观香火日盛,声名日增。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多有题咏。与此同时,对金台观的扩建修葺也随之加强,从明清到民国几乎没有停止过建修活动。据碑文记载,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观内有后稷、三清、三公、玄帝诸殿,五祖七真团标。”
观内有八座大殿,中央主殿为二清殿,东西两厢大殿内供奉着三官、灵官、后租、玄帝、圣母等。后面有三丰洞、朝阳洞、飞升洞、药王洞、姜嫄洞、三仙洞等三叠崖工程,另有八卦亭、鸣凤楼。
观内珍存的历代碑竭,记载了张三丰在此修道成真的仙踪遗迹,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金台观现存大明天顺六年(1462年壬午)所立《张三丰遗迹记》一碑,完好无损。碑文作者“赐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曹鼎榜进士、陕西参知政事、前嘉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南阳张用澣”。
张三丰的奇事流传民间,人们对张三丰更是敬仰有佳。纸人锄地的故事至在当地仍有流传。
有个时期,张三丰给人家打短工。他有个脾气,白天睡觉,晚上干活。有一次,他给一家锄地,主人不放心,鸡叫三遍从炕上爬起来去看他。发现几天才能锄完的地,他不到一个晚上就锄完了,他正在大树枝权上打着呼噜睡觉呢。
主人唤醒他问:“这地是谁给你锄的?”他笑着答道:“锄地的人都在地头睡觉呢!”主人忙跑到地头,借着月光找了半天,发现了十多个纸剪的小人,一个手中拿着一把纸剪的锄头。主人拣起纸人,跑过来问他:“你说的锄地人是不是它?”他答道: “你看除了它们,还有人没有?”主人惊呆了,半晌喃喃地说: “你莫非是神仙不成……”
坐芦席去平凉看戏的故事更是出神入画。有一天晚上,五、六个小伙子在张三丰这儿闲谈。听一个小伙说,他家原在甘肃平凉。可他长这么大,还没到平凉去过!张三丰问道:“想不想回平凉?”那小伙子说:“想去,可四百多里路,去一趟不容易呀!”
张说:“要去的话也不难。”说着,他到窑洞里边拿出一张芦席卷成筒筒。他把耳朵凑近席筒的一头,听了一阵说:“哎,今晚平凉有戏,唱的是《五家坡》。”大家一听,非常奇怪,都说老道和他们开玩笑。张三丰说:“不信?来,你们自己听一昕。”小伙子们都把耳朵凑近席筒去听,梆子叮叮桄桄,胡琴吱吱噜噜,唱腔清脆激昂,嗬,确实是在唱戏。张三丰问大家:“想去看吗?”众人纷纷表示想去看。张三丰说:“要去,也不难,我带你们去。可有一件,你们得听我的,我叫咋办就咋办。”
大家一致表示,一定听老道的。问他啥时候去?他说:“马上去。”说着,他把席筒放松,弄粗,叫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往进钻。当他叫大家从席筒钻出来,已经是平凉的戏台子下边了。大家惊喜地回头去看,席筒不见了,只见张三丰笑嘻嘻地走了过来 :“现在看戏吧,可不要乱走,戏一完咱们就一块儿回去。”
看完戏,他把大家找到一起,引到平凉城北的河边。河里正在发洪水,他叫大家不要害怕,闭上眼睛,喊过一二,就往河里跳。大家都照他的吩咐办了,睁眼一看又回到了金台观。可一点人数,差了一个人。原来那一个是个家庭富有的财东娃,他看见河里洪水滔滔,心里害怕了,他闭了眼睛,在张三丰喊过一、二的时候,别人都跳了,只有他没有跳。到他睁睛看时,大家都不见了,没有办法只得沿途乞讨,过了五、六天才回到家里。
翻转瓦罐的故事更有传奇色彩。相传金台观张三丰的窑洞里有一只瓦罐。一般的瓦罐耳朵都在外边,可那只瓦罐耳朵却在里边。
原来他到年老的时候,脚腿不便,走不动路了,每顿饭就由观里的小道士给他送到窑洞里吃。每次吃完饭,小道士取碗的时候,总是看见他吃过饭的碗千干净净,象洗过一样。小道土很奇怪,可也不敢问。一次,小道士就立在窗外偷看。原来他吃完饭以后,又用舌头把沾在碗里的饭渣仔细舐净。
小道士以为他舐碗是饭可能不够吃,于是给他送饭不用碗而用罐子,想着:你就想舐也舐不成了。可是,等他吃过饭,把罐子取出来一看,又舐得干干净净,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是这样。小道士更加奇怪,罐子比碗深,何以舐得?有一次,小道士给他送了饭,又到窗外偷看,只见他把饭吃完以后,两手抓住瓦罐的口沿,捏呀捏呀,瓦罐像牛皮做的罐子一样,慢慢就翻过来了,他翻一节就舐一节儿,全部翻完,全部舐完。小道土非常惊奇,就在他全部舐完的时候,连忙走进窑洞: “呀!师父,你把瓦罐翻过来啦!”
张三丰抬头看了一眼小道士,鼻子里嗯了一声,双手轻轻放下瓦罐没有说话。从此,那个翻过来的瓦罐,再没有复原。
这些神奇的故事虽说没有什么根据,但它说明张三丰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张三丰手植柏
我行走在金台观内,停留在张三丰手植柏下,想着历史回到六七百年前,一代宗师张三丰曾在自己栽种的古树下修炼的情景,不觉产生了幽幽的怀古之情。
张三丰正像手植柏一样,屹立风中,向后人讲述太极、金台观和陈仓大地上发生的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必看
-
宝鸡:经二路小学合唱团喜获市合唱比赛第一名5月16日,宝鸡市第五届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在宝鸡市教育中心举行,此次合唱节值建国七十周年,以“歌唱祖国”为主题,中小学...
-
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香港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港是香港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之间的海港,她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 因为有如此的天然良港,香港因而有东方之...
-
各地上演秋色斗艳大战,这个地方也不例外红枫处处戏飞花,美景群山雅绘遐。笑看人生时宠醉,追逐艳丽裹云纱。九如山,是一个四季分明的景区,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
-
桂林山水甲天下 乾安泥林天下甲南有桂林,北有泥林。泥林位于吉林省乾安县境内,又称狼牙坝。泥林高出湖面50米,南北长15公里,面积为58平方公里,沟壑纵...
-
诗词里的宝鸡——陆游“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散关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
-
新疆吐鲁番高温达45℃ 火焰山“定海神针”达70℃新疆多地目前迎来今年高温天气,6月15日火洲吐鲁番火焰山景区内的定海神针显示当地的温度达70℃。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
纳木错[西藏]
-
东岭集团李伟:服务要像“店小二” 提升员工“获得感”3月23日,李黑记在东岭集团管理会议上强调:“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生产经营,我们一定要打破僵局、主动出击,为东岭集团...
-
观海:白居易与周至的情结提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长恨歌》,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是知道这首长篇爱情诗是在周至这个美丽的地方写下...
-
去冲绳的理由?只有沙滩和海还不够!印象中的冲绳,总是蓝天沙滩与阳光,充满夏天的气息。其实四季都很适合去冲绳,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活动可以尽情享受冲绳风情...
-
西安市2020美丽乡村健康游启动仪式暨周至玉兰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西安市2020美丽乡村健康游启动仪式暨周至玉兰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今日在周至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隆重举行。
-
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 只为遇见你旅行,一直在路上,来一场约定吧,在我的小岛上来一场旅行。也许,我们都曾年轻过,都曾欠过属于自己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