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树与名人——游苏轼东湖 赏名人所栽东湖柳

宝鸡古树与名人——游苏轼东湖 赏名人所栽东湖柳

位于陕西宝鸡凤翔县城的东湖

华夏九州,杭州西湖名扬天下,除了景美之外,名人文化也成为无价的遗产。

笔者曾去过杭州西湖,并在苏堤上散步。因为这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当年主持所修。多年之后,笔者来宝鸡生活和工作,才知东湖在宝鸡凤翔县,也是苏东坡主持修建的。

苏东坡在修凤翔东湖之后二十年,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东湖与西湖称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东湖的柳。

宝鸡古树与名人——游苏轼东湖 赏名人所栽东湖柳

美丽的东湖

凤翔在夏代以前称雍州,就是现在所说的华夏九州之一。唐代时改为凤翔府。东湖和凤翔的历史一样悠久,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周人认为是祥瑞之兆,故名“饮凤池”。

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丽的亭台楼榭。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又改名为东湖,延续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名人留的胜迹就在身边,岂有不游之礼.于是在一个风和日历的春天,笔者走进了东湖。

东湖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见长,苏东坡修筑的凤翔东湖,既给东湖留下了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他在东湖和为东湖而写的诗文共有一百八十多篇,其中千古传唱的名篇就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记》、《凌虚台诗》等。藏有苏轼、梅、兰、竹、菊手迹石刻,有历代文人墨客诗词石刻一百五十余通,诗文书画、亭廊阁壁,给人以古朴典雅,恢宏壮阔,博大精深之感。特色景点有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螭吐甘、沧浪瀑布、曲桥观鱼、断桥叙史、喜雨怀苏、洗砚直谏、君子吊古、苏祠仰象、墨海揽胜、牡丹争艳等。东湖有景点二十余处,湖面五万七千六百多平方米。集亭、谷、楼、阁、廊、堂等古代建筑精华于一处,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历史性园林。

宝鸡古树与名人——游苏轼东湖 赏名人所栽东湖柳

东湖美景

然而,更让笔者感兴趣的是东湖柳。

东湖现有古树十多株,为青杨、早柳、垂柳和榆等。笔者虽没有寻找到“苏公柳”(据说苏公当年栽的柳已在9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消失),但却寻到了树龄已有150多年的“左公柳”和“林则徐手植柳”。这些“东湖柳”为东湖平添了几分古色古韵。

左公指的是左宗棠,是湖南人,湘军首领,为清代名将,曾任陕甘总督,凤翔府衙是他西征沙俄反京途中的驻足之地。据说他是个喜欢种树的军人,在新疆伊犁打完仗后,沿东归之途栽了一路的杨柳,在凤翔东湖沿岸植柳多株。有清杨昌隽诗为证;“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笔者漫步在东湖君子亭旁,见到了已有210年树龄、树高15米,冠幅有13米的“左公柳”,还在内环湖东路,觅见了树龄已有150年,树高13米,胸围250,冠同8米的一棵古树,据传为清代名臣林则徐手植。

宝鸡古树与名人——游苏轼东湖 赏名人所栽东湖柳

林则徐手植柳

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直被视为中华禁毒第一人.据传林则徐禁烟失败后被皇帝解职发配新疆伊犁,途经凤翔时曾游览东湖并植树留念。

行走在东湖的小路上,想着苏轼、左宗棠和林则徐这些历史名人曾经在我走的小路上行走过,并留下了一段段历史佳话。除了东湖和东湖柳外,也为宝鸡乃至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笔厚重的历史文化财富,这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啊!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必看

景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