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九成宫

九成宫是唐朝第一离宫,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

唐朝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一石碑。此碑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甚远。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九成宫》诗一首。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九成宫

九成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

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九成宫

九成宫的天然风光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的巧妙设计,在唐代即吸引了不少著名的文人为之舞文弄墨,留下许多千古名作。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当时的宰相魏征作文、欧阳洵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这块价值连城的石碑,历经千年沧桑,完好地保存下来。此外,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如王勃、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皆到过九成宫,并留下诗文佳句,成为今天研究九成宫的重要史料。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诗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杜甫书法《严公九日南山诗》拓本

至德二年四月 ,杜甫冒着生命危险从安禄山叛军盘踞的京城逃出 ,直奔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凤翔县)。

五月 ,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 ,因上书营救房王官而触怒肃宗 ,幸亏张镐等人相救 ,才免于一死。同年闰八月 ,肃宗特许杜甫回鹿州探亲。《九成宫》一诗便写于杜甫探亲途中 ,

此诗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 ,从中可看出包括作者在内的唐代士大夫阶层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它借凭吊前朝故宫遗迹之机 ,寄寓兴亡之感 ,并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九成宫醴泉铭》碑

九成宫宫宇早已圮毁,今天仅存遗址,遗址上存留文物甚多。《九成宫醴泉铭碑》是我国现存最珍贵的石碑之一,被列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也是唐代以后历代书法爱好者的临摹楷模。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另一通碑是唐高宗李治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亲笔书写的《万年宫铭并序碑》。碑侧有唐高宗会见三品以上文武大臣及学士时命他们自书的姓名,碑上文字冼练,书法婉润,在书法艺术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很珍贵的碑石之一。

诗词里的宝鸡——“诗圣”杜甫游离宫作《九成宫》

九成宫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蘖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必看

景点

标签